指派模型及其应用开题报告

 2023-02-03 10:59:0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我国目前大多数人力资源配置仍处在观念导入阶段,岗位设置主要是依靠管理者的经验与主观判断,缺乏科学合理的量化管理,不能将合适的人才安排到合适的岗位,并使企业效益最大化。因此,建立一个科学公正的评判方法保证企业员工与岗位合理适配,是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企业中,员工招聘、人员安排、业绩考核都需要指派模型。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人员招聘问题,为工作安排最合适的员工,使得员工完成工作的效益最大,减少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的效率。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课题主要通过对指派模型道德基本理论基础的研究,运用相关理论方法和应用软件探讨如何为企业聘请合适的员工,并为工作安排最合适的员工,使得企业工作效率最大化。

第一部分对指派模型和优化模型的理论基础进行综述,并分析指派问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第二部分列举求解指派问题的理论方法及应用,例如匈牙利算法,0-1整数规划。第三部分以公司人员招聘、人员工作安排为例,运用QM软件和Lingo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解决该公司人员指派的问题。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指派问题是一个经典的优化决策问题,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1952年,“指派问题”第一次出现在votaw和orden的文章中。1955年,kuhn第一次用匈牙利算法对指派问题进行了求解,此后指派问题及其变形的实际求解方法获得了长足的发展。1997年,dell amico和martello研究了k基数指派问题模型,即模型中有多个代理和多个任务,但其中只有k个代理和任务需要被指派,目标是指派成本最小化。1999年,caron,hansen和jaumard在指派问题模型研究中考虑了代理人的资格,即不是所有的代理人都有资格执行所有的任务,模型目标是指派效用最大化。以上关于指派问题的研究都是限于代理与任务一一对应的指派类型,而对于更一般的指派问题,即一个代理同时分配多个任务的指派问题研究文献也有很多。

此外,在指派问题的其他研究方面,彭勇,田澎等人在2003年提出了一类基于时间优化的指派问题,与传统的指派问题不同,文章从如何尽量提早所有任务的完成时间的角度研究任务指派问题。2008年,刘心从经典指派问题的一般分析出发,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通过建立单因素“印象矩阵”,程度模糊集加权、计算单因素评判矩阵、建立多因素评判矩阵一系列过程及最小调整法,对多因素指派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一种关于多因素模糊指派问题的数学模型。audrey dupont和andrea cameiro linhares等人在2009年研究了动态指派问题。

总体而言,指派问题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研究,理论上已经逐渐成熟,但仍有一些方面需要进一步的深入和探索。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论文通过对指派模型道德基本理论基础的研究,运用相关理论方法和应用软件探讨如何为企业聘请合适的员工,并为工作安排最合适的员工,使得企业工作效率最大化。

第一部分对指派模型和优化模型的理论基础进行综述,并分析指派问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第二部分列举求解指派问题的理论方法及应用,例如匈牙利算法,0-1整数规划。第三部分以公司人员招聘、人员工作安排为例,运用qm软件和lingo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解决该公司人员指派的问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钱颂迪等编著.运筹学:第4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2]郭耀煌等编著.运筹学原理与方法[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4

[3]叶向编著.实用运筹学[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