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作为一名高校毕业生,本人在选择就业的道路上遇到了诸多的问题,大学生就业存在着社会、个人、家庭,学校和用人单位等方面的风险因素。
而就业单位的选择更是困扰了许多大学生,使他们不能顺利地走向社会,快速适应身份的转变。
很多大学生对自己认知不足,在就业的问题上十分迷茫,而在学校的生活也使他们不能正确地了解社会各行业的发展现状,找到的工作往往不符合自己的预期。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针对每一个就业大学生个体进行分析,同时对应评估市场各类企业实际情况,利用改进的topsis方法帮助大学生做出就业单位选择的策略,并实际追踪其有效性。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将就业单位选择策略的问题对应到每一个大学生个体身上,将大学生就业的个性和专业匹配度等考虑进去,而不是单一的对行业和公司的硬性指标进行附权分析,从而使结论更有针对性和检验可行性。
写作提纲:a) 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单位选择的现状及出现的问题b) 根据问卷调查确定的毕业生个体分析指标c) 就业单位行业分析及评价指标与权重确定d) 改进的topsis 方法定量分析e) 证明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f) 为毕业生就业单位选择提出科学的策略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对就业单位选择策略的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根据政府和高校的政策,对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进行分析,提出定性的指导建议,侧重于从高校指导就业的层面出发,比如如何改进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和整合就业资源等;二是构建指导模型或者利用数学方法从高校角度对学生的就业选择提出建议,将就业选择的各项指标量化,评估高校指导就业的能力以及从数据角度提出具体改进的方便和加强措施。
国外的相关研究关注劳动力市场的变化给大学生带来的就业选择的变化,指出学生的就业选择遵循市场价值规律,从一定程度上与国内研究相互补充,但都缺少从学生自身层面出发的就业选择策略个性化的分析。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a) 阅读并理解论文相关文献,熟练掌握TOPSIS方法的原理b) 形成论文撰写的基本思路,设计学生的调查问卷,以及在网上和利用相关资源完成对企业基本情况的搜集c) 发放调查问卷并进行数据分析,确定企业层面的评价矩阵和权重分布d) 利用改进的TOPSIS方法为调查问卷中的个体学生样本进行理想就业单位选择策略的排序e) 证明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f) 得出系统的选择策略指导方法
5. 参考文献
[1]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新思路探讨[D]. 颜金.湘潭大学 2008[2]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D]. 王晓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3]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及其对策[J]. 刘玉.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6(01)[4]Conflicting Signals: The Labor Market for College-Educated Workers[J].Journal of Economic Issues,J Gray,R Chapma,1999,33 (3) :661-675[5]高校实践教学与毕业生就业策略分析[J]. 蔡海生,张学玲,陈文新.江西教育科研. 2006(05)[6]高等院校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及立体化就业指导模型的构建[D]. 赵书杰.山东师范大学 2009[7]摩尔多瓦大学生就业指导问题研究[D]. Alina Nicolaescu(阿琳娜).西北师范大学 2015[8] 我国高校就业指导现状与对策研究[D]. 冯智恩.燕山大学 2009[9] 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问题及对策[D]. 姚天行.东北师范大学 2009[10] 基于熵权的TOPSIS法对高校促进就业措施的评价--以南京五所高校为例[D].朱琳 朱建军.南京航天航空大学 2010[11] 基于熵权TOPSIS法的高校就业指导能力实证研究[J]. 曹乐平 黄瑞枫.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12] 环境与资源双约束下中小企业创建自主品牌的策略选择--基于TOPSIS模型[J]. 黄永春 祝吕静孙士伟.企业经济 2015[13] COLLEGE FOR ALL? THE LABOR MARKET FOR COLLEGE EDUCATED WORKERS[J]. P Osterman.Change the Magazine of Higher Learning, 2008 , 40 (1) :22-31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