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研究开题报告

 2023-02-03 10:58:46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现代网络通信技术与芯片技术的高速发展、社会信息数据化的扩大深入,智能手机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运行空间各自独立,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游戏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并可以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来实现无线网络接入手机。据《2013-2017年中国智能手机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估算,2012前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用户总数就已经突破了10亿大关。至今为止,智能手机市场已经完全成熟,达到饱和状态。

伴随着智能手机市场的发展,用户对智能手机功能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其中需求量最高的是即时通信功能。在这样的需求环境下,飞信、米聊、腾讯qq、微信等各类社交软件层出不穷。这些软件中,于2011年1月21日诞生的微信无疑是一匹黑马。微信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实现即时通信功能,并且提供公众平台、朋友圈、消息推送等功能,微信支付也已经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人际交往也称为人际关系,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人与人交往关系包括亲属关系、朋友关系、学友(同学)关系、师生关系、雇佣关系、战友关系、同事及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等良好的人际交往,有利于培养一代具有现代化素质的新人,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现代社会要求人不仅要有健康的体魄,健康的心理,而且要求拥有健康的人际环境。良好人际关系,对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产生很大的好处。同时,人际关系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时间久了,会把建立和维持人际关系的原则化为自己的价值体系,来调节自、支配自己的行为,获得正确的社会文化规范和社会角色,从来来提高个体的素质。

在大学生的角度来看,使用微信所带来的影响中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党昊祺在《从传播学角度解构微信的信息传播模式》中对于微信的信息传播模式进行了探讨。他首先提出微信是一种生活方式,然后运用拉斯韦尔的“5w”模式理论分别从控制、内容、媒介、受众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最终得出结论,认为新的信息传播媒介的产生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微信的信息传播模式代表了未来社交平台发展的走向。

王欢与祝阳在《人际交往视角下微信功能的探讨》中分别通过分析“对讲机”、“摇一摇”、“附近的人”以及“朋友圈”等微信的特色功能,得出结论:微信只是发挥有限的工具性作用,人际沟通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传统沟通范式与框架中。

方志蹇与蔡莉白在《从传播学角度看微信的兴起》中得出如下结论:首先,微信使得人们的社交网络,从原有的“弱关系链接网”向基于手机通讯录的“强关系链接网”转变,从而实现了基于通讯录的全新互动;其次,微信改变了传统的通信方式;再次,微信是记录和表达的平台;最后,微信是一个交友的平台。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一 撰写方案

1、阐述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微信的功能分析、人际交往的概念界定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党昊祺.从传播学角度解构微信的信息传播模式[j].东南传播,2007(7).

[2]王欢,祝阳.人际交往视角下微信功能的探讨[j].现代情报2014 (2) :82 -85.

[3]方志鑫,蔡莉白.从传播学角度看微信的兴起[j].科教导刊,2012 (2) :220.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