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互联网与自媒体平台的兴起拓宽延伸了人际传播在传统传播模式下的内涵,互联网天生的“人际沟通”基因,使得人际传播研究在媒介融合的大环境下体现出了更为重要的价值——在越来越类似一个完整社会的互联网环境中,通过人际传播的研究视角,回归传播学研究的本源,看清媒介融合中种种现象的原因和其深层次问题。
而本选题将基于共词分析的计算机技术,通过知网cnki期刊作为数据源,分析内容涵盖“人际传播”主题的期刊文章,将人际传播的研究现状以可视化,数据化的形式进行归纳与分析,以便对该领域做更便捷直观地研究。
结合共词分析技术从人际传播的视角出发,不仅仅能着眼于对现存问题的解决,更能放眼于未来发展,为传播技术和规则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对近年来中国知网(CNKI)上发布的内容关键词或主题关于“人际传播”的期刊进行数据扒取,数据清洗以及共词分析,将人际传播的研究现状以可视化,数据化的形式进行归纳与分析。
关键问题以及写作提纲:以近年来中国知网(CNKI)上发布的内容关键词或主题关于“人际传播”的期刊信息内容为基础(以新闻学七本核心期刊为主要数据源),爬取关键词关于“人际传播”的期刊文章,筛选内容(例如去除关于会议报道的期刊),再对初步清洗后的期刊进行spss聚类(主要步骤包括:高频词统计、作者数据分析、关键词共线分析等),最后对筛选分类后的数据信息进行可视化的数据展示(运用gephi软件实现数据可视化),最后根据数据呈现特征,分析归纳人际传播的研究发展现状。论文第一部分为序论,主要内容包括背景与意义、研究现状(文献综述)、研究内容与方法简述等;第二部分呈现研究工具与数据来源解析;第三部分呈现可视化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类分析各类别特征;最后一部分提出展望与总结。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从90年代至今,整个人类社会生活发生了极大变迁—全球化趋势明显,人类生活地域特征逐渐消失,人际冲突愈演愈烈,网络与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人际互动的频率与性质,文化、种族、性别的冲突使社交关系不再单一化,而人际传播研究加强了对各种类型的人际关系的解决方法,并且随着技术的发展带来传播媒介与受众意识的改变,新的需求为人际传播的研究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与挑战要求。
在媒体融合发展的今天, 新的传播技术带来新的传播载体, 这种影响从信息的采集、加工、分发等渗透到人际传播的各个具体环节。近年的研究期刊中,学者们纷纷将视线投向媒介融合环境下的人际传播发展趋势及应用。国内期刊主要针对当下媒体环境,提出了媒体融合时代下,信息海量化与碎片化、受众分化的特征塑造了人际传播的融合化特征——人际传播的内容精细化;人际传播的融合交互性;人际传播的临场化趋势,并对人际传播的发展应用趋势作合理推测——人际传播理论在人工智能与网络虚拟人际空间中的应用。
作为一种尝试,本文利用大数据与可视化技术,通过软件辅助归纳,整理分析当前众多纷杂的学术期刊中“人际传播”学术领域的研究重点、研究现状以及应用前景等要素。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1月10日(本学期第十三周)——完成选题工作。2、2022年11月30日前——完成开题工作。3、2022年3月18日前——完成初稿和中期检查工作。4、2022年4月30日前——完成论文修改、定稿、外文文献翻译工作。5、2022年5月25日前——完成答辩环节工作,成绩发布。6、2022年6月20日前——完成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评选工作。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以往的人际传播内容分析期刊论文做基础分类,综合总结当下现状以及未来趋势。
5. 参考文献
[1] 沈荟,王学成.新媒体人际传播的议题、理论与方法选择——以美国三大传播学期刊为样本的分析[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5(12). [2] 查尔斯.霍顿.库利,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M]. [3] 袁映雪,徐阳.论融媒体视角下人际传播的新特征与新趋势[J].新闻研究导刊,2018(10). [4] 赵高辉.圈子、想象与语境消解:微博人际传播探析[J].新闻记者,2013(5). [5] 周子云,邓林.社交媒体人际传播的三个特点[J].青年记者,2018(7). [6] 胡春阳,周劲.经由微信的人际传播研究(二)[J].新闻大学,2016(6). [7] 项国雄,黄晓慧,张芬芳.新媒体与人际传播[J].传媒观察,2006(4). [8] 彭兰.网络中的人际传播[J].国际新闻界,2001(5). [9] 茅丽娜.从传统人际传播角度观瞻CMC人际传播[J].国际新闻界,2000(5). [10] 薛可,余明阳.人际传播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11] 李淩淩.网络传播理论与实务[M].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 [12] 布鲁默.符号互动论:观点与方法[M]. [13] 迈克尔罗洛夫. 人际传播—社会交换论[M]. [14] 王菲.媒介大融合[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 [15] 蔡雯,王学文. 角度视野轨迹——试析有关“媒介融合”的研究[J]. 国际新闻界,2009(11). [16] 彭兰.网络传播概论[M].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