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趋势下中国电视主持人副语言传播形态的嬗变——以《央视主持人大赛》为例开题报告

 2023-02-05 23:27:1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在电视节目主持活动中,电视主持人的副语言表现是电视媒体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成为提高当下电视传媒竞争力的有力元素。央视作为国家主流媒体的引领者,其举办的主持人大赛历经31年,成为中国电视主持人发展的典型样本。节目中选手副语言元素的象征体系更是中国当代社会政治文化的镜像,副语言传播形态的更迭也一定程度上表征了当代社会文化景观的变迁,隐喻着不同场域下力量的博弈。尤其是面对当前势不可挡的融媒体趋势的冲击,了解央视主持人大赛副语言传播形态的嬗变,能够对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副语言表达及时进行规范,帮助主持人树立正确的意识,使电视节目带给受众美的观感与享受。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当前,新兴媒体的出现和更迭速度加快,对传统广播电视和电视主持人行业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意在研究1988年至2019年间央视历届主持人大赛中副语言形态的变迁,探究其背后的经济文化机制以及之间的关系和秩序,总结不足与创新点。并立足当下,为融媒体环境下“去主持人化”的发展瓶颈寻找突破口。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电视节目主持传播活动中,主持人同时运用有声语言和副语言两种方式传递信息,表达感情,传播态度,感染受众。这两种手段都非常重要,缺一不可。但是虽然国内关于电视主持人的研究和对于副语言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但是对主持人副语言进行专门研究的文献很少。国内目前针对电视主持人副语言进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结合传播学或美学中服饰、色彩等客体语的研究。在个案研究上,陈诚的《探究lt;杨澜访谈录gt;节目主持人的副语言技巧》、陈琳的《电视真人秀节目中的副语言分析——以lt;中国好声音gt;为例》等论文都在个案研究中提到了副语言在主持活动中的特殊作用和地位,但对主持人副语言未展开详细论述,只是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服饰语等副语言在构成主持人风格中的重要作用。

关于国外的研究,播音主持学可以说是我国本土的特色学科,虽然它建立之初借鉴了外国相关学科的经验,但是严格来说,国外并没有播音主持学。因此,国外科学界对主持人副语言的关注也非常少。然而,国外科学界在身体语言、行为科学等领域的副语言研究成果起着非常重要的支撑与借鉴作用。如洛雷塔a马兰德罗、拉里巴克的《非语言交流》、朱利叶斯法斯特的《体态与交际》等,都有诸多关于副语言的论证,他们都肯定了副语言的重要作用。此外,笔者还参阅了一些国外关于播音员主持人主持技巧 的 书 籍 与 论 著 。 如 fernando poyatos .current issues inlinguistic theory92-paralanguage.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当前问题的理论语言学》)、knapp,m.1978,nonverbal communication in humaninteraction.2ndedition.holt,rinehartamp;w.einston(《人类的非言语交际》)、making it as a radio or tvpresenter(《如何成为广播电视主持人》)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介绍副语言传播的含义及其功能特征等。

2.分析历届央视主持人大赛中主持人副语言传播的表现形态。

3.探究融媒体环境对主持人副语言传播形态的正负影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刘航. 电视娱乐节目非语言符号传播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3.

2.闫航. 电视节目主持人服饰语研究[d].河南大学,2013.

3.陈诚.探究《杨澜访谈录》节目主持人的副语言技巧[j].新闻知识,2016(03):76-78 9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