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我国中小企业存在着经营规模小和技术含量比较低的一系列短板,直接导致了企业的管理制度不规范、不透明,内部控制制度不全面且执行力度弱。我国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己经基本建立,但是该套体系主要适用于大中型企业或上市公司。
2017年6月29日,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8220;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8221;的有关要求,引导和推动小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小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法律法规及《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财政部制定了《小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这就要求我们需要研究新规范对中小企业的影响。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主要研究《小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制定前小企业的内部控制状况,以及制定后对小企业的利弊影响。本文拟解决如下几个问题:
(1)搜集国内中小企业有关内部控制最新研究状况的有关文献,了解我国目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情况。
(2)《小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制定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利弊影响。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在我国的研究起步较晚,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学者纷纷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一些列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
阎达五,杨有红(2001)提出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内部控制的主线。张宜霞(2004)指出企业内部控制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即上层的治理控制,中层的管理控制和下层的作业控制。每一层次都有其各自负责的核心和要点。和丽芬(2008)认为小企业内部控制框架构建应重点从制度控制入手。从层次而言内部控制可分为物质控制、制度控制、价值控制。物质控制是基础,制度控制是保证,价值控制是最终目标。因此,构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框架,须以物质控制为切入点,再进行制度控制建设,然后建立价值控制,最终实现企业经营目标。
在国外,对于内部控制的研究时间则相对比较早,研究也比较全面。L.R.Dicksee(1905)年提出内部牵引这一概念,他认为,内部牵引有三个要素构成:职责分工,会计记录,人员轮换。1949年,美国审计程序委员会下属的内部控制专门委员会首次使用#8220;内部控制#8221;这一提法,发表了题为《内部控制、协调系统诸要素及其对管理部门和注册会计师的重要性》的专题报告,对内部控制首次做出权威定义:#8220;内部控制是企业所制定的,旨在:1保护资产2保护会计资料可靠性和准确性3提高经营效率4管理部门所制定的各项政策得以贯彻执行的组织计划和相互配套的各种方法及措施#8221;。2002年7月25日,美国布什总统签署《萨班斯-奥克斯莱法案》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2022.11.05-2022.11.30确定选题、收集资料,写出开题报告。
第二阶段:2022.01.20-02.28进一步收集参考文献
第三阶段:2022.03.01-04.25围绕选题实习并完成论文初稿
5.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关于印发《小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通知.财会〔2017〕21号,2017-06-29.
[2]翟岚.构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考[j].中国商论,2017,(06):110-111.
[3]陈颖,杨公遂.现代服务型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研究[j].山东财经大学,2016.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 –基于中国房地产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开题报告
- 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开题报告
- 营改增对铁龙物流税负影响的案例分析开题报告
-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研究——来自电气机械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开题报告
- 股权激励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分析——基于中国房地产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开题报告
- 上市公司环境风险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开题报告
- 征收环境税对我国有色金属产业的影响开题报告
- 同一控制下吸收合并与控股合并比较分析——基于钢铁行业的案例分析开题报告
- 会计信息质量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实证研究——来自零售业和批发业的经验证据开题报告
- 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低碳效益测度—-基于部门结构调整的情景分析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