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病毒感染后最大的危害是导致慢性病毒携带,部分演变为慢性肝炎、肝硬化、肝腹水甚至癌变,其中新生儿携带乙肝病毒九成会转为慢性乙肝,儿童约为三成,成年人这一比例则低于10%。
我国曾是乙肝高感染率的国家,1992年全国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人群乙肝病毒感染率达60%表面抗原携带率为9.75%,全国乙肝病毒携带者约为1.2亿人。由于乙肝病毒感染率高,成为影响我国群众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由于其病程长、难以治愈,乙肝也是家庭因病致穷的疾病之一。因此,乙肝是影响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疾病,国务院和卫生部已将其作为重点疾病加以控制。
通过政府干预对乙肝发病数影响的实证分析,可以更加全面客观的了解政府在重大疾病防治方面的巨大优势与作用,有利于增强民众的配合从而使政府更好的开展有关方面的工作。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主要有某地区在政府干预前和政府干预后,乙肝发病数与发病率的变化与比较。
要比较同一地区不同时间、不同地区同一时间、有无政府干预情况下乙肝发病数与发病率的数据。
还要考虑不同政府干预形式与力度、不同年龄段、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医疗保障条件等因素对实证分析的影响。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由于我国实施了正确的#8220;预防为主#8221;的接种乙肝疫苗免疫策略,5 岁以下儿童慢性乙肝感染率已降至2%。世界卫生组织和全球疫苗免疫联盟表示,中国采取的将乙肝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这一成功的乙肝控制策略,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树立一个典范,是21 世纪公共卫生领域的重大成就。我国是#8220;肝炎大国#8221;,病毒性肝炎是危害国人健康的常见传染病,其中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率高、病程复杂、预后较差、难以治愈。1984-1987 年,全国每年约有 1.2 亿人口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占总人口的 10.1%。当时每年出生的2000 万新生儿中,近十分之一的婴儿受到乙肝病毒感染。为使国人免受乙肝病毒感染,我国疫苗企业采用当时非常先进的基因工程重组技术制备乙肝疫苗,1992 年政府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管理,2002 年实现疫苗免费,2005 年实现免费接种。我国每年接种的儿童约为 1600 万人;2009-2011 年国家将 15 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项目,作为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实施,迄今全国共补种6800 余万人。过去 20年,我国新生儿乙肝疫苗全种接种率大幅提高,目前新生儿接种率达 95%以上。据最新调查数据估算,1992-2009 年,全国预防了 9200 万人免受乙肝病毒感染,其中预防慢性乙肝病毒感染2400 万人,减少肝硬化、肝癌等引起的死亡430 万人。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到2030 年消灭病毒性肝炎,简称#8220;2030目标#8221;,它已成为全球肝病防治领域的#8220;一号课题#8221;。世卫组织强调,亚太尤其是中国是推进这一全球行动计划的重要参与者。中国最大的经验是乙肝疫苗接种工程。婴儿出生后第一针的乙肝疫苗在中国的覆盖率高达90%,这是了不起的成就。在西非等地,这个比例还很低。通过这#8220;出生后第一针#8221;,阻断乙肝母婴传播成功率高达90%,余下10%没有成功阻断的病例,是那些高病毒载量的母亲,她们可通过孕期服药阻断乙肝母婴传播。预防乙肝母婴传播是降低病毒性肝炎危害的重要举措。以药物可及性为例,如何让患者获取药品,可以呼吁政府加快药品审批流程,将肝病治疗药物纳入医保等,这意味着患者将#8220;用得到药、用得起药#8221;,这其中很多工作不是医生的专长。此外,推广科研新成果和新技术,需要基金会、学术团队、公益组织的共同参与,这就是#8220;多方协作#8221;的力量。全球抗击肝病最大难点是推广检测指南。2017世卫组织肝炎检测指南已经发布,世卫组织希望通过指南的推广,检测出更多潜在感染者。要抗击肝病,首先得发现感染者,而现状是大量感染者并不知晓自己是感染者。第二个难点是进一步消除对肝病患者的歧视。第三是治疗问题。目前治疗还存在不规范,世卫组织有治疗指南,且定期更新。这里涉及到医生的再教育、消除区域差异、患者教育与科普等。#8220;消灭肝病#8221;是一个系统工程,需多方共同努力,要信心实现这个美好目标。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研究计划:
第一阶段(2022年12月末至2022年1月)
lt;!--[if !supportlists]--gt;1、lt;!--[endif]--gt;搜集数据
5. 参考文献
[1] 华罗庚. 数学归纳法[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2] 屈婉玲. 离散数学[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 邓辉文. 离散数学[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