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选题背景
随着“互联网+”概念在业界的首次提出,我国制造业发生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思想变革,为了顺应我国工业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国务院部署推进“互联网 ”行动,这种新模式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成为了我国各产业转型发展的未来趋势。“十三五”期间,我国互联网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处于创新驱动战略和“互联网 ”国家战略的双风口下,互联网扛起了各产业发展的创新大旗,而传统健康医疗行业作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正在向“互联网 医疗健康”的新模式转变。此外,随着智能移动设备的性能以及用户覆盖率的提高,Android只能手机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在线医疗系统也将成为一种必然趋势。(2)研究意义 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业态的兴起为“互联网 ”战略注入新的动力。其中,“互联网 医疗”为传统医疗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模式,全国各地为深入改革实施了一系列措施,优化了看病流程、网上预约挂号、一站式付费,提高了病人看病就诊的效率,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互联网 医疗”作为医疗行业的新应用,是以穿戴设备和互联网平台为载体、以信息技术为手段而开展的医疗服务活动,在此出现之前,患者就业依赖传统的医疗模式,大部分的诊疗过程都需要在医院内进行,各环节流程复杂,医患信息不透明,导致医院服务效率低下,医患关系紧张。而“互联网 医疗”的出现,智能网络与终端技术的发展,这一方面解决了传统的医疗服务资源分配不合理的问题,同时也缓解了医患关系紧张这一社会焦点问题。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1)研究内容 遵从新医改“以患者为中心”的思想,致力于有效改善居民“就医难,看病贵”的现状,提倡以使用者感受为本,围绕患者就诊全过程进行流程优化、降低看病成本,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本课题研究的“互联网 医疗”App开发是一种互联网诊疗辅助服务,主要是利用互联网技术以及服务提供商建立的第三方机构、公司、平台,为医院提供网上预约、医生介绍、健康知识普及、患者案例等服务。(2)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设计网上预约挂号系统,实现网上预约、医生介绍、案例介绍、健康知识普及等功能。解决病人挂号难的问题,为患者提供快捷挂号手段,提高医院运营效率。
(3)写作提纲:一、引言二、选题背景与研究现状三、需求分析四、系统分析五、系统结构与功能设计六、详细模块设计以及功能实现(一)通用模块(二)用户模块(三)在线预约功能的实现(四)健康知识模块实现(五)数据库连接七、系统特色功能介绍八、结束语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近年来,“互联网+”渗透各行各业,对公共服务尤其是医疗健康服务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2020年新冠疫情使得国家和政府进一步认识到“互联网+医疗”在公共突发事件中的重要性和便利性。“互联网+医疗健康”是以互联网平台为载体,将新兴科技和传统医疗产业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型医疗服务业态,能够有效改善我国因经济和地理问题带来的医疗资源不平衡问题,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我国医药电商平台目前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医院、药企、物流仍然处于彼此分离的状态。存在着一些痛点问题:第一,可销售的处方药种类受到限制,缺乏医方支持的电子病历的商业应用十分困难。第二,医药电商平台尚未实现与医保系统连接,在线购药无法用医保卡结算,亟需增强医疗服务与医药服务的连接,解决医药电商的短板问题。(2)国外研究现状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当下,各国发现“互联网 ”产业的巨大潜力,大力推行互联网在医疗卫生方面的应用。美国国家卫生信息网为实施建立电子健康档案计划,在试点区域开发全国卫生信息网络架构原型,研究包括电子健康档案在内的多种医疗应用系统之间互相写作能力和业务模型;英国政府拟搭建全球性卫生信息网,部署一系列应用服务,欲通过此信息网,患者可以选择并预定医院服务,获取自身的电子病历档案并远程办理入院、出院手续等;医生可以实现包括电子病历、网上预约、电子处方、医学影像共享以及远程医疗咨询,全国性卫生信息网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就,为数字化医疗建设树立了方向。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0~1周:查阅资料,了解实现该系统所需的知识储备,以及对大体工作量做初步的评估,与导师商量确定实现系统具体的规划;2~4周:设计系统细节功能,确定APP的主体功能,确定每个模块需要实现的基础功能;4~6周:APP功能开发;6~8周:APP界面优化;8~9周:模块功能细节实现,实验测试,连接数据库;9~11周:论文初稿撰写;11~14周:系统优化,论文细节打磨;14~16周:检查系统是否存在Bug,继续优化,做扫尾工作;
5. 参考文献
[1]刘博. 在线预约挂号系统设计与实现[D]. 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学院), 2014.[2]王光琼, 李丹.基于asp.net的网上预约挂号系统设计与实现[J]. 福建电脑,2013, 29(8):3.[3]宋衡伦.医药中间体信息服务平台系统设计与开发研究[J].中国高新科技,2018(01):71-74.[4]秦鑫鑫,贺培凤.医药数字化信息资源平台设计与实现[J].办公室业务,2017(04):82.[5]孙靖凯,汪晨,汪晓凡,朱春雪.医药电商平台持续使用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J].医学信息学杂志,2021,42(03):37-42.[6]王珍.浅谈医药电子商务平台架构与人才培养[J].福建电脑,2004(12):31-32.[7]翟运开,李思琪,孙东旭,张然,赵杰.面向“互联网 医疗健康”的医药电商平台构建[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21,38(03):161-163 202.[8]时扬,郭晖,康洪晶.基于Web的医药企业信息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无线互联科技,2015(17):28-31.[9]宋亦兵.关于建设数字生物医药平台的初步设想[J].科研信息化技术与应用,2009(03):77-79.[10]陈革豫.探讨医药类高校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J].知识文库,2018(21):241.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