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水土流失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制约生态文明建设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桐柏大别山区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地形起伏较大,降雨集中且强度大,土壤侵蚀敏感性高,水土流失问题较为严重,金寨县作为桐柏大别山区的典型代表区域,其水土流失问题尤为突出。
研究金寨县水土流失易发区,对于该区域开展水土保持工作,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水土流失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国内外学者对其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近年来,随着3s技术的发展,水土流失研究方法不断进步,研究尺度也从定性描述向定量模拟转变。
1. 国内研究现状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研究将以金寨县为研究区域,利用gis技术、rs技术、统计分析等方法,对金寨县水土流失易发区进行识别和分析。
主要内容包括:1.收集和整理金寨县相关数据,包括地形地貌、土壤类型、植被覆盖、气象水文、土地利用等数据。
2.分析金寨县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包括地质地貌、气候特征、水文特征、土壤植被类型等,为水土流失易发区识别提供基础数据。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分析法、实地调查法、gis空间分析法、模型计算法等方法。
首先,通过文献分析法,系统梳理国内外水土流失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
其次,通过实地调查法,收集金寨县自然地理环境、水土流失现状、水土保持措施等方面的数据,并对典型水土流失区进行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1.将gis技术、rs技术与传统的水土流失研究方法相结合,提高了水土流失易发区识别的精度和效率。
2.针对金寨县的具体情况,构建了更加科学合理的水土流失易发性评价指标体系,并选取或改进了适用于该区域的评价模型,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3.在水土流失易发区划分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的防治对策,为金寨县水土流失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程维明,李锐,史志华,等.基于gis和rusle模型的密云区土壤侵蚀定量评价[j].水土保持研究,2018,25(04):340-346.
[2] 刘宝元,谢云,陈浩.基于gis和rusle的嘉陵江流域水土流失敏感性评价[j].水土保持通报,2019,39(02):114-122.
[3] 彭文甫,苏静,张丽,等.基于gis和geodetector的承德市水土流失空间分异特征及其驱动因素[j].水土保持研究,2021,28(01):343-351.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